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董乐)18日上午,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的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启幕。现场以非遗演示、精彩展览、专题讲座、科普教育等文化盛宴,彰显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之间的巧妙融合。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今年已是第四十个博物馆日。2016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由国家文物局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
内蒙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在内蒙古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留下了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内蒙古已发现文物古迹2.1万多处。
“在‘景观’和‘文化景观’主题下,大家可以举办很多不同的活动。博物馆是景观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国,许多博物馆是在开放建筑内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等。”国际博物馆协会总干事安妮·凯瑟琳·罗伯特女士在发来的视频祝词中表示。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开幕式上表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当今时代,博物馆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日,作为中国主会场的内蒙古博物院举办诸多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有展示第一次中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展览,使人“零距离”触碰千年前古文明 的《梦幻契丹》展览,展示千余件珍贵数字文物的流动数字博物馆;还有颇具特色的马头琴、呼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蒙古族传统歌舞等礼仪礼俗演示,传统民 俗技艺体验等活动。
记者在《梦幻契丹》展览现场看到,在进行实物展览的同时,该展览运用多媒体技术多维度展示和解读了静态文物。参观者站在“活”的文物前,好奇地用手触摸、翻转、放大,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