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中新网景德镇10月19日电 (记者 王剑 王昊阳)19日午间,在“世界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知名历史学家阎崇年等手持熊熊燃烧象征“薪火相传”的火把,为复建的清代传统窑炉——狮子窑首次复烧点火。 投柴口大外形像狮子故称狮子窑
记者注意到,这座狮子窑坐东朝西,两边各有一只守护石狮,大门上悬有“狮子窑”的匾额,窑的一侧有约9米高的砖砌烟囱。
“狮子窑是清代用于烧造民间日用瓷的窑炉,它以树枝杂木为燃料,因投柴口大,外形像狮子,故称狮子窑。”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文博研究员周荣林是此次清代狮子窑复烧的专家团团长。
狮子窑百年间缺乏传承与保护
据介绍,清代瓷器的需求量大增,烧窑用的松柴燃料紧缺,为满足民用瓷器生产,在民间出现了以杂柴为燃料的狮子窑。
有史料记载,景德镇清代有狮子窑70余座。1928年统计尚有22座,并有500多位窑工分布在这些窑炉周边,但现今难觅踪迹。
由于狮子窑是民用窑炉,造型大小没有统一标准,百年间缺乏传承与保护。为了复建狮子窑,专家团走访十余位老窑工,并在媒体上公开征集信息,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最后确定清代狮子窑的外形、结构等生产系数。
今年8月底,狮子窑挛窑竣工。10月8日,完成“满窑”,为复烧点火做好了所有准备。
学者阎崇年:文化有了生命力
知名历史学家阎崇年19日在复烧活动中引用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来强调文化的“活”和“新”,评价景德镇一系列古窑复建举措使中国传统非物质资产活起来,让文化有了生命力。
作为景德镇的城市名片,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从2009年开始,先后成功复建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11座传统窑炉。(完)
72岁大妈和35岁男子一见钟情甜蜜照上传朋友圈
李长根的卖官账本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参赛运动员共405人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山西沁源县脱贫攻坚之:“一个也不落下”
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民间法术与道教正法的区别!
钟南山团队首篇新冠病毒论文 一半以上患者早期不发热
习近平的幸福年心里话
第十三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 汇聚8个国家33部剧目
成功率95.7%背后的调解“八字诀”
福建宁德:用好“五字要诀” 攻坚“七大行动”
农行福建省分行:绿色金融润榕城 守护有福之州的“
福州闽清:突出水质提升 一体推进学查改干
福建省委召开省级老同志座谈会
福建龙岩为首批10家“共富渔场”授牌:完善利益联结
泉州开发区:四维发力打造科创人才引育新模式
漳州市龙文区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贯彻培训会
厦门市妇联:“全链赋能”激活女性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福建省政府党组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