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晚,2018年“温暖的力量”第一届暖视频征集活动揭晓。
百条暖视频背后的百余位“温暖榜样”、“温暖卫士”、“温暖天使”、“温暖当事人”、“温暖传播者”,“温暖记录人”,聚集一堂,见证温暖的力量,为温暖喝彩。
这些暖视频往往没有精良的制作,没有明星大腕,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迈,也少见宏大叙事,但它们简单、真实、贴近,来源往往是手机、监控摄像头、执法记录仪等,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记录的是动人的瞬间,留下的是温暖的记忆。
同时,“暖视频”不用导演,不用安排,有着最可贵的真实,是网民们自己用手指点进去、转出来的热点。
从10月23日活动开始,仅仅2个月时间,共征集到一万余条短视频,微博#暖视频#话题词阅读数27.7亿,讨论量达78.6万,快手参与7.3亿人次,北京时间网站上暖视频活动阅读量达1.1亿。
用温暖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短视频市场发展迅速,也呈现出了与其他传播形式不同的特点,相对于图文和长视频,短视频里出现了更多的温暖情绪。这些温暖短视频也备受网民欢迎。短视频不但可以展示自我、与人交流、传递资讯和娱乐搞笑,更可以传递正能量,传递温暖。
“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为了更好的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更好地发挥媒体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共同举办“温暖的力量”暖视频征集活动。
“我们把这些给人们带来温暖、感动、激励等正面感受的短视频,称为暖视频,这次活动就是要征集这样的视频。”北京新媒体集团总经理金鹏说。
活动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始,对拍摄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的视频素材进行全网征集,参与对象既可以是个人、媒体,又可以是组织、机构,只要保证视频内容真实,不摆拍、不策划、不虚构即可。主办方将征集的视频范围规定在5分钟之内,不对视频的清晰度做过多的要求,这便保证了人人可参与。
这次“暖视频”主题的征集活动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次面向全网不限题材、不限设备,全方位征集正能量短视频的活动,也是网络视听领域第一次全网范围的线上征集活动,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覆盖省份面积最广、参与人数最多、作品正能量最高的全国性民众自主参与规模最积极的活动之一。
发现身边的温暖
组委会负责人、北京时间联席总裁陈朝华介绍,@时间视频 2017年5月上线以来,播放量过百万的数千条短视频中,暖视频就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
本次征集活动预计有数以万计的暖视频报名,总播放量将超过15亿。实际上,活动的播放量远高于此。
截至目前,活动共征集到一万余条暖视频,微博#暖视频#话题词阅读数27.7亿,讨论量达78.6万,快手参与7.3亿人次,北京时间网站上暖视频活动阅读量达1.1亿。
北京时间为办好此次活动,在微博上开设@暖视频 账号,成为温暖内容有力的传播窗口,中央网信办移动局、公安部宣传局、北京市网信办对此活动亦大力支持,对活动进行指导。
微博作为联合发起方,在活动之初便联动政府、媒体、明星等近10个领域的大V参与征集活动;快手开通#暖视频#专题页;新京报我们视频、新浪网头条新闻、人民公安报、健康中国、梨视频、福州日报、浙江日报、浙视频、钱江晚报、现代快报等多家平台与媒体的参与其中,更多的温暖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此次活动提供学术支持,组织撰写《2018中国暖视频报告》,以更好的厘清在短视频风口中,暖视频所扮演的角色及意义。
最让人欣喜的是,“温暖的力量”暖视频活动得到网友的大力支持,在这项活动中,我们看到人性最善良的光辉。
评论,在短视频内容之外,又衍生于短视频之中,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温暖的力量”在运营中,尤其重视互动性。除了视频传递的力量,活动的意义也在评论里体现。
在网友的评论中,北京时间被感动,更清晰地认识到举办这样一次活动的意义。“温暖的力量”放大细微感动的瞬间,它呈现出占据我们生活绝大多数的温暖与感动,它调动起网络社会中本不愿发声的绝大多数人,用自己身边的善意去影响人、激励人。
北京时间将继续推进“温暖”工作,2019年,将在全网发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暖视频的活动,动员全社会用温暖力量为祖国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