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11月15日电 (张萌)“今年,厦门遭受多轮强降雨和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以及台风影响,通过不断健全完善防御台风暴雨体制机制等,全年防暴雨防台风期间未发生人员伤亡灾情。”1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厦门市防汛办)、厦门市应急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该市防汛抗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张萌摄
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厦门市岛内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比历史平均偏少1.2%,岛外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比历史平均偏少1.9%,均属正常;全市出现36次暴雨过程,3个台风对厦门产生影响,期间分别启动防暴雨洪水应急响应4次、防台风应急响应2次;全市26座小(Ⅰ)型以上水库总蓄水量13233万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应库容的66%,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与常年同期相比增加25%。此外,全市出现各类灾情58起,以山体滑坡、边坡崩塌、滑塌、道路积水、涵洞堵塞等为主,未发生人员伤亡等灾害事故。
据悉,为扎实做好备汛各项工作,厦门市防汛办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今年共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803人,其中行政责任人592人,6个区、6座中型水库、20座小(Ⅰ)型水库、25处重要堤防、31处水闸防汛责任人向全市公布;同时落实包镇(街道)驻村(社区)干部1491人。9月,还建立了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防汛指挥平台,横向对接全市17个委办局部门,汇聚56类数据资源,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衔接、运行顺畅的信息化防汛指挥网络。全市累计开展防汛业务培训436场,培训13064人次;开展防汛演练517场,参加演练16163人次。期间,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标志着该市“智慧应急”体系初步建成。
据了解,今年以来,厦门防汛办紧盯台风、暴雨、洪水及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聚焦防汛防台风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类场所点位5203处,812处存在安全隐患,775处已整改完毕,37处正在整治中。同时,立足该市易发多发自然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类型以及物资保障需求,编制应急物资中长期储备规划和年度储备计划,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统筹管理,建立物资储备指导目录并动态调整,根据紧迫程度、重要次序采购物资储备特别是高端先进装备,并创新引入市场机制、以租代储拓展储备渠道,健全应急征用及补偿制度,做好应急物资、场所征用预案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厦门市政府立足实际,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改进台风暴雨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十项措施的通知,提出落实高级别预警“叫应”、建立重大活动熔断机制、提高精密监测水平等措施,以提高市、区级和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提高防汛防台风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厦门市防汛办专门印发了加快推进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的通知,部署提高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提升防汛应急工作水平工作。截至目前,该市筛选出了13个基础较好的镇(街道)、68个基础较好的村(社区)作为先行试点开展标准化建设,积极发挥试点建设的示范效应,明年按通知要求完成全部创建目标。
厦门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防汛抗旱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十项措施”落实落细,深入扎实做好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通过推进完善市级防汛指挥体系、提升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前筹划抗旱保供水工作等,不断提升防汛防台风和抗旱工作能力,为厦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