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工作人员 查询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石景山“永定河集”开市 打造自然与潮流交融的滨水生活新地标
  • 北京菊花文化节9月13日开幕 37天花期为市民带来秋日赏花盛宴
  • 北京市研究2024年度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检报告等事项
  • 泉州市第十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安溪启动
  • 漳州市天宝学校、漳州市元光学校正式揭牌
  • 激活线下服务消费潜能 高德发布“高德扫街榜”
  • 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十四五”期间我国造林面积达1.85亿亩
江苏淮安三处考古遗址再现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繁荣景象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4-07-14 | 6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 (记者韦衍行)7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江苏淮安庆城门遗址、新路遗址和板闸镇遗址的最新考古进展。

据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赵李博介绍,庆成门是淮安旧城的西门,发现明清时期的城门门道2处、城台1处、瓮城1座,完整揭示出了庆成门主城门、瓮城及排水系统的整体格局。主城门以东还发现有六朝至明清的连续地层堆积和建筑遗存,完整反映了淮安城演变发展史。明清时期,河下、板闸和清江浦镇为淮安城外三大集镇。

庆成门遗址航拍照。国家文物局供图

庆成门遗址航拍照。国家文物局供图

新路属河下镇的一部分,考古发掘揭示出一处保存完整、格局清晰的街巷类遗址。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长75米、宽4米的道路,内部为沙土堆筑,外部用砖包砌,截面略呈拱形,与两侧分布的排水沟和辅路共同组成了遗址区的主干道系统,根据文献记载推测为明万历淮关榷使所筑“陈公新路”。

“陈公新路”。国家文物局供图

“陈公新路”。国家文物局供图

板闸镇是一处明清时期市镇遗址,考古发现院落基址、道路、水沟、古河道和墓葬等遗迹,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大多为完整器。遗址布局规整、结构分明,以两条十字相交的主干道路及两条平行分布的主干沟渠为轴,整体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出土器物以餐饮厨具为大宗,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市井风尚。

板闸镇遗址内的一处饭店后厨。国家文物局供图

板闸镇遗址内的一处饭店后厨。国家文物局供图

庆成门、新路、板闸镇三处遗址再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的繁荣景象,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市镇发展、人地关系演变与河道治理与变迁,是研究运河漕运、盐运和关榷税收等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编:郝帅、高雷)


                   热   点      
更多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